加利福尼亚六年,八月,热浪、山火、湖间的小岛

经历了到这边以来从未见过的一波热浪,然后就是一个百年不遇的雷雨夜,电光闪影闹腾了一个晚上,雨没落下几点,却把干得眼看着要冒烟的森林全给点燃了,大火蔓延了两周,至今还没有熄灭。
这一次不只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烟气,远远地都可以看到升腾的烟云,而且听说靠着山的那一片已经接到了疏散警告令。那是传统的富人区,学校好,华人多,此前所知仅此,从来没想到还有山火这种可怕的隐患。…

加利福尼亚六年,七月,拥抱平庸

原本风雨无阻每月必更的博客三个月没有动,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完成一部小说之上。
那属于豆瓣四月初举办的一个写作比赛,当时不假思索就报名参加了。
人在决定做某件事情的时候,背后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和现实八竿子打不着的幻想,比如我决定动笔写这一部小说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会吸引数以千计的读者,他们中说不定还会有个把个什么名人大V,碰巧瞅了眼,就给惊艳住了,然后帮忙一转,马上又有更多的读者,到了一定的时间点,想必也会有哪怕是五六线的小编辑,发个私信跟你聊出版的事情。…

加利福尼亚六年,三月,就地避难

湾区六县宣布就地避难令的时候,我其实已经开始在家办公一周了。
早在二月底,从新闻上读到加州出现第一例社区传播案例的时候,我就预感到大事不妙。这是因为在那个时候,整个美国也只有华人关注着新冠疫情的发展,发生在武汉的惨剧并未引起美国主流媒体的关注,偶尔在英文社交媒体有零星的话题,也都是搞笑性质,比如说那是“啤酒”病毒什么的。所以,心里虽然揣揣不安,在街市上却觉察不到一点波澜。…

加利福尼亚六年,二月,瘟疫蔓延

二月初已经变得异常遥远,现在的记忆长度似乎就固定在两周,两周以前的事情不翻日记是很难想起来了。
记起一些很美好的周末,伴着炽烈的阳光在绿茵场上看K踢球;或者一家人去踏青,在小山上眺望旧金山湾……
还记得一个很少在朋友圈上露面的故友发了许多在印度的照片,那是正逢武汉肺炎爆发,我们在留言里互道“珍重”。…

加利福尼亚六年,一月,魔幻的现实

连续不断地感冒,都是些轻的症状,鼻塞、打喷嚏,却也让人不适,嗜睡,不愿外出。
有一段时间气温陡降,不得不把藏在衣橱里四五年的羽绒服给取了出来。好不容易养成的一点写作习惯也因而中断,毕竟不是为了糊口,总不愿意寒夜里抖抖索索地在窗前的书桌前坐很久。所以选择了阅读,重新把…

加利福尼亚五年,十一月,衣食住行

“黑五”的时候买了两条一模一样的李维斯牛仔裤,替换穿了三年已经磨破的两条。

煎牛排的技术有所提高,至少,用眼肉或者New York的话成功率很高,然而煎虾和三文鱼还不是太稳定;找到了五花肉做手撕包菜的技巧;尝试了土鸡块炖土豆——味道着实不错。…

加利福尼亚五年,十月,遁世独立

龟缩在这个小角落里,越发难以同先前的世界产生共鸣,如同为其所弃。
比如大国阅兵之日,国内群情激昂,足以让人联想起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德意志。言论掌控的那么紧,微博上关于“东风17”的话题之下却随处可见“核平香港”的字眼,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放出来的。我不知道香港发生了什么,但一定还没有到被“核平”的地步。…

加利福尼亚五年,九月,过眼云烟

日子不知不觉地就没了,如过眼云烟。
就记得中秋的夜里我特意叫了K和凯文到花园去看月亮,以及在微信上问候问候久不见面的朋友们。
就W兄发了个视频邀请回来,聊了好几十分钟,他看上去红光满面,过得一定不错。

Tim在我上班的时候发了个短信,问,“有没有听到什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