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三四年前,外企没落的话题就开始在坊间流传,而众人议论时我总是喜欢刻意更正,——是在华外企。那时所看到的还仅仅是一些先兆:大型外企的人员流动性明显增加,金融危机的余震引发的过度谨慎致使管理层不愿意轻易启动离岸项目,而有能力者所不堪莫过于清闲,于是佼佼者最先走出,而其中相当一部分被一些初创的国内公司纳入旗下,为小米们的崛起奠定了实实在在的根基。至于众人所谓之没落,也仅仅以为是工资待遇不再具备足以令人艳羡的优势,却尚不至威胁生存的地步,因而大部分人仍旧宁愿选择静观其变。
然而实际上,许多老大企业的撤退一直在持续进行,只是动作悄无声息以致让人难以觉察。譬如2004年刚毕业时极其神往的法电、汤森路透、NEC、西门子……虽然没听到它们关门大吉的消息,但至少09年以后,在就业市场上已经难觅相关的踪迹。
然后,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坍塌才算真正拉开了在华外企没落的序幕。
记得2012年帮公司招人时,面前摊满了来自摩托和诺基亚的简历,好多都是工作5年以上的老员工。姑且放开能力问题不谈,面对人才市场上如此大量的供给,用人的公司很难不提高甄选标准,这往往也意味着许多求职者心目中的价码难以被满足。
其中不乏有许多熟人,补偿成了最多聊到的话题,惊奇地发现人们关心n+3还是n+6远甚于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
“哪在招人?”
而非
“我打算去哪儿。”
补偿是拿到了,然而一个低点跳稍有不慎就会结束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上升曲线。
因此我向来是主张高点跳的,即在一个平台上做出可观的成果,然后去挑战其他机会。结果当年离开S记的时候惹出诸多的不解。
“再过几个月就升Lab长了您哪!”
于是又涉及到另一个话题:做管理还是做技术。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被灌输“转管理”的理论,即三十岁之前做技术,三十岁之后转管理,否则就干不动了。此理论流传甚广却鲜有人推敲,就拿最后一条干不动的理由来说,难道做管理就不需要耗费精力,就成了一种适合中老年人的闲职?
在华外企没落之前,此理论也许还有些生存空间,老而大的公司确实会设置大大小小的经理,负责员工业绩的考评以及同其他大大小小经理的交涉。然而,老而大的公司毕竟在没落,在新型的扁平化组织中,做管理绝非清闲的代称。
2014年,外企的溃逃在持续,圈子里最流行的话题不外乎两个:PACKAGE和TRANSFER。微策略走了,Adobe走了,Yahoo走了,结果盛传有人一年之内横扫上述三家公司,拿到三次补偿,一时真伪难辨。如果说诺记和摩托的倒塌尚源自企业自身的问题,更多外企的撤离很难与宏观环境脱离干系。
记住,2014年最强势的货币是美元——前提是不算人民币。
举个例子:2012瑞典Lund地区一个三至五年经验的软件工程师月薪大约是30000克朗,按照12月0.95的汇率,合人民币28500元,当是时尚具备一定的吸引力;现在瑞典Lund地区的薪水几乎没什么变化,按照目前0.75的汇率,合人民币22500元,在目前的北京简直寒碜地不像样子。即使在London,根据Linkedin上某活跃猎头公布的职位,一个5年经验的Java开发者年薪也不过50000镑左右,按照目前9.71的汇率,合人民币485500元,但同样另一个国内的猎头宣称,经验2年的Java“ 高级工程师”,30-50万+期权,65万也可以放马过来。
只是,大部分外企背景员工仍旧宁愿在这个越来越小的圈子里游走,只因跳出来面临着两大难以跨越的门槛:其一是“九九六”;再则便是年龄的尴尬。而两者皆源自仍旧盛行于国内企业的人海战术。
与国内某O2O公司的前同事闲聊,他声称公司目前的产品有3个团队协同开发,每个团队百余人,都是三十不到的精干小伙。而软件开发方面相当随意,初来乍到时他总觉得整个系统摇摇欲坠,后来发现只要人多,只要肯加班,总能挽狂澜于既倒,只是有些惊险而已。
人海战术之流行,起先是因为人便宜,现在是因为钱多,如果人不便宜,钱也不够了,恐怕又将是另一番景象。
至于TRANSFER,这只是最后的选择,然并非最佳。
拖家带口又喜热闹者,无不视之为歧途,但其中风景,也只有亲历者所能体会。身边好友,有远走北欧,也有南下澳洲,或者赴大洋彼岸,唯一的共同之处是,他们的技术生涯在彼处尚能延续,而又无需以牺牲家庭为代价。
因而此处我仍将更正,没落的是在华外企,重点不是外企,而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