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死地也。

暇间断断续续地看完了两部关于战争的纪录片:央视的喋血长平和历史频道的世界大战

长平之战是自己一度沉迷于其中的一个历史事件,甚至数次想着以此为题材构思一个宏大的故事,自然,从来都没有动笔。
早些时候曾和一个朋友聊过,我说在孝成王的支持者中应该有一位齐国的公子,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策动赵王任用同样意气风发的赵括去替代暮气沉沉的廉颇,救赵国于水火之中,使天下免遭生灵涂炭。大约还有一条爱情线,说是当年在燕昭王的黄金台上,豆蔻年华的公主与两位齐公子邂逅,一见钟情等等,然后二公子因政见不同,一奔秦,一赴赵。战后,奔秦的公子是带着朋友的首级回去的,同时还有一封没来得及送出去到燕国的帛书。公子读过书信,唏嘘不已,随后偷偷地将首级葬掉,不仅打消了封侯蒙荫的念头,还立誓要将锦帛归还到收信人的手中。我还说刺秦的动机只是一个女人积蓄了多年的恨和报复,为此她宁愿牺牲自己、国家乃至天下。然后就是一个从来都没有延续下去的开头:

秦王政二十年的某个黄昏,一支骑兵缓慢地行进在塞北的荒漠上,领队的将军年纪尚轻,却眉头紧锁,似乎陷入一种莫名的焦虑,这在众将士们眼中显得十分不寻常,他们当中过许多都是跟了好几年的老兵,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的恶战,却从没有在主将的脸上看到过这样的神情,况且已经有线报传来,蓟城的守军早就作鸟兽散,就连刚被父母撵到营里的新兵都晓得几乎没什么仗要打,那会有什么事让他们的将军如此忧心忡忡呢……

沉迷于某些历史事件的原因之一,就是因其背后的事实可能会极端的离奇。
比如1914年6月28日的那个上午,塞尔维亚愤青普林西普正郁闷地坐在拉定桥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反思刚刚发生的那出远谈不上成功的刺杀,自己的同伴竟然生生地僵在了那里,别说掏枪,连喝毒药都没来的及就被扑倒了,完全出乎原本设计好的剧本。正在此时,窗外一阵喧嚣,普林西普看到一辆汽车正在缓慢地后退,旁边还有几名穿制服的军官争执着什么,接着,一脸疲态的大公和夫人闪入了眼帘。
普林西普迟疑了几秒钟后,决然地冲了出去,一声枪响,两次大战,生旦净丑,粉墨登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